攻击城池的核心兵种选择需综合考虑兵种特性、克制关系及战场需求。步兵凭借高防御与生命值,适合作为前线主力吸收伤害,尤其在对抗骑兵时优势显著;骑兵以高速机动性擅长突袭与快速穿插,但防御较弱,需避免与步兵正面交锋;弓兵提供远程火力支援,对步兵威胁较大,但生存能力低,需依托地形或友军保护;攻城器械则是破城关键,专精于破坏城墙与防御设施,但依赖其他兵种掩护。

步兵在攻城战中承担核心防御角色,其高坦度能有效减少战损,尤其在敌方以骑兵为主力时表现突出。搭配具有驻防技能的统帅,如查理玛特或贞德,可进一步提升反击伤害与续航能力。然而步兵移动速度较慢,若敌方以弓兵为主力,需依赖骑兵或弓兵协同作战。攻城时建议步兵占比40%-50%,确保前线稳定性,同时为后续兵种创造输出空间。

骑兵的战术价值在于快速突破敌方防线,干扰弓兵与攻城器械。其高机动性适合执行迂回包抄或切断敌方补给线,但需避免陷入步兵包围。若敌方守军以弓兵为主,可将骑兵比例提升至30%-40%,利用克制关系迅速瓦解远程火力。骑兵需搭配突击型统帅,如曹操或贝利撒留,以最大化冲锋效益。

弓兵与攻城器械的组合是攻破高等级城池的关键。弓兵在安全距离消耗守军,尤其对步兵造成致命打击,但需警惕敌方骑兵反制。攻城器械则集中攻击城墙与箭塔,建议占比10%-15%,并优先升级相关科技以提升破坏效率。此组合需严格保护,避免被近战兵种切入。资源分配上,需确保弓兵科技与攻城器械同步发展,以维持火力压制。
最终兵种配置需根据敌方防御动态调整。基础推荐比例为步兵40%、骑兵30%、弓兵20%、攻城器械10%,但若敌方侧重某一兵种,则需针对性增减。对抗弓兵守军时,可降低步兵比例,增加骑兵与弓兵;若敌方依赖城墙防御,则优先扩充攻城器械。科技研究应聚焦军事类,尤其是兵种攻击、生命值与防御加成,以全面提升攻城效率。



